智慧環保
一、方案概述:
生態環境與人類密切相關的,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力量(物質和能量) 或作用的總和。
2012年11月,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,做出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”的戰略決策,從10個方面繪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。建設生態文明,是關系人民福祉、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。
“智慧環?!苯Y合傳感網、物聯網、泛在網和云計算等技術對污染源、環境質量、生態環境、輻射環境等進行感知、處置與管理,建設集智能感知能力、智能處理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于一體的新一代網絡化智能環保體系,推進污染減排,加強環境保護,實現環境與人、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。
通過智慧環保的建設,可以帶來以下價值:
1. 減少污染排放總量
2. 增強環境信息水平
3. 建立有效減排體系
4. 降低污染事故損失
二、方案內容:
智慧環保的建設內容可分為以下方面:
1. 環境信息感知體系
構建多要素多層次的環境信息感知體系,連接和管理基于傳感器(物理、化學、生物)、RS、紅外技術、紫外技術、視頻、RFID等智能技術的環境信息智能感知工具,實現地面監測與垂直測量相結合、固定點連續監測和典型過程流動加密監測相結合、地面遙測與衛星觀測相結合、常規觀測與高技術手段觀測相結合,以智能化手段實時感知、監測和采集各種環境相關信息。
2. 環保網絡互聯體系
基于智慧城市整體的網絡,構建環保網絡互聯體系,與環境信息智能感知工具進行連接,實時傳送感知到的信息。
3. 公共信息基礎設施體系
基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基礎設施體系,充分交換和共享環境信息資源,形成內容全面、業務廣泛、接口開放、數據規范、組織合理、分類科學、關聯嚴密、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環境信息資源,實現環境信息資源的一次采集、區域高度統一、區域共享應用。
4. 智慧環保應用系統
結合環境相關模型、方法、工具,建立統一的協同應用體系,整合城市環境相關的已有應用系統,并新建部分智慧環保應用系統,向政府、企業和市民提供高效、深入、協同、開放的環境相關業務應用、決策支持。